查看原文
其他

沙特刚走以色列就来 | 备受中东国家欢迎的中国

2017-03-22 以色列计划

 关注✡以色列计划✡——你的以色列及犹太百科全书!

3月20日,沙特国王萨勒曼结束中国之行的第二天,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开始访华。中东国家频频来华,让中国再次站到了国际关系舞台的中心。


其实内塔尼亚胡访华的消息,早在3月初就已经被传出,但是正式的消息直到国内“两会”结束才公布。而在内塔尼亚胡访问之前,包括以色列国内教育、经贸、创新等多个领域的人士,都已经提前一周甚至半个月启程前往中国,期待通过内塔尼亚胡的访问,来帮助寻找与中国合作的良机。

李克强总理欢迎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

历史上的中以关系

尽管双方建交只有短短的25年,但作为世界历史上延绵不绝的两个文明古国,以色列和中国之间的渊源可以追溯到千年之前。北宋时期中国就出现了定居在开封的古犹太人(也有观点认为中国古犹太人出现于更早的朝代),而随后的一千多年中,开封的古犹太人享受到了中国社会开放和民族和睦的红利,并没有经历类似在欧洲的“排犹”事件,也没有经历在一些古代伊斯兰国家“二等公民”那样的尴尬身份。


而进入19世纪之后,伴随着中国和西方交往的加深,中国和犹太人两个古老民族的交往更趋频繁,中国东北来自于俄罗斯的犹太人、上海来自于欧洲的犹太人,都与中国人和睦共处,得到了来自中国人的保护。尤其是二战中,中国成为了欧洲犹太人海外避难的重要场所,至今仍然是中国-犹太友好历史上的重要篇章。


在1949年新中国建立之后,以色列在1950年1月就宣布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,是中东世界第一个宣布承认中国的国家,也是非共产主义世界第七个宣布承认新中国的国家。随后,几经坎坷,中国和以色列终于在1992年正式建立外交关系,中国以色列双边关系迈入了新的一页。

在“一带一路”倡议下,中以经济合作进一步加强

中以经贸合作节节高

从1992年以来,中国以色列双边关系发展迅速,中国-以色列双边贸易额也由1992年的500万美元,增长到2015年的114亿美元。中国已经成为了以色列亚洲第一大贸易伙伴和全球第三大贸易伙伴,以色列驻华商务代表处的商务代表多达六人,甚至比以色列驻美国商务代表处的编制还多。


尤其是在2013年中国“一带一路”倡议提出之后,中国-以色列双边合作获得了更大更广阔的发展空间。以色列不仅成为了“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”的成员国,而且还积极与中国开展关于建立“中国-以色列自由贸易区”的谈判。在大的平台制度建设上,中国-以色列未来双边关系在近些年已经取得了巨大的进展。


在“一带一路”倡议下,中国以色列资本、制造和技术优势相互结合,势头迅猛。作为一个“创新国度”,以色列无处不在的创新理念和犹太人独有的创新意识,也在源源不断地吸引着中国投资者的目光。在2015年,以色列境内40%的风投资金来自于中国投资人,中国资本在2015年对以色列的直接投资达到了近5亿美元,而要知道以色列只是一个人口约800万的小国,中国迅猛涌入的资本,极大带动了以色列经济的发展。

3月22日,新华网董事长、总裁田舒斌(右)与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(中)。


在过去的数年间,数个中以高科技创新机构相继成立,比如落户广州的中以机器人与智能制造基地、落户北京的清华-特拉维夫创新中心、落户常州的中以创新科技园区、落户特拉维夫的光启GCI基金和孵化器等等项目,使得中以两国的科技研发交流更加便利。

中以合作成绩喜人

此外,以劳工为代表的中国强大的基础设施建筑力量,也获得了在以色列一展身手的机会。中国在过去数年中,先后获得海法港的特许经营权,并且承建了以色列南部阿什杜德港以及特拉维夫轻轨;相较于传统巴勒斯坦建筑劳工的“恐怖分子嫌疑人”、以色列犹太劳工的“效率低下”,中国劳工“勤奋、高效”且“成本低”,让以色列建筑企业对于中国劳工赞不绝口。而这次内塔尼亚胡访华,更是与中国签订了《中以招募中国工人在以特定行业短期工作协议》,将正式向以色列引入两万名中国建筑工人。


作为中东的重要古国,以色列国内散落着诸多历史名城和文化古迹,同样吸引着中国游客前来观光旅游。在2016年中国赴以色列旅游的人数达到了8万人,较2015年增加了60%;为了方便和吸引中国游客赴以色列旅游,以色列推出了针对中国游客的旅游签证,而且还推出了十年签证,方便中国游客和商务人士多次往返;中国海南航空还在2016年推出了北京往返特拉维夫的航班,而在今年,以色列有望推出特拉维夫往返上海和往返香港的直飞航线,进一步便利中国以色列双边交流和人员往来。

中以交流的屏障

作为“一带一路”沿线的重要国家,以色列长期以来积极谋求与中国的双边合作,十分希望开拓中国的市场,借助中国资本来增强自己国内的经济活力。但应当看到的是,以色列和中国的合作,更多集中在经济和科技领域。比如此次内塔尼亚胡访华,其团队几乎都是经济和科技方面的政府高层,如以色列经济与产业部部长艾里·科恩、环境部长泽埃夫·埃尔金、卫生部长雅科夫·利兹曼等,显示出了犹太人特有的实用性。在诸多敏感的政治问题上,中国和以色列双方都有意回避。


尽管以色列驻沪领事馆在2015年发布了《感谢上海》的纪录片,感谢中国人在二战中给予犹太人的保护和帮助,但是在以色列国内,不少以色列人对于这段历史并不知晓。


此外,以色列国内学术界和一些政府机构,对待中国和中国人,仍然存留不少偏见。比如在机场安检,除了手持公务护照和外交护照的中国人之外,手持普通护照的中国人,往往会被以色列安检员和海关官员反复盘查;以色列的外籍劳工政策长期以来十分严苛(尤其是对亚洲国家的劳工),甚至被一些左翼团体抨击为“现代社会的奴隶制度”,不少赴以色列打工的中国劳工,在被中国和以色列劳务中介骗取了高额的“中介费”之后,陷入“无工可打”的骗局,却上访无门,最终只能沦落为“黑工”遭到以色列官方的驱逐。


而很多的以色列学术机构,尽管公开场合会在中国参访团面前“大唱中以友好的赞歌”,但是私下里往往会抨击中国,抹黑中国,比如以色列最大的安全研究机构、特拉维夫大学的“以色列国家安全研究所”(INSS)某位投资人,就当着笔者的面,对中国和中国人自以为是地品头论足。这些不够完美的现象,恰恰说明了中以合作的无限潜能,以及中国以色列学术民间交往的迫切性。

(来源:观察者网,有删改)

猜你喜欢

为什么是以色列 | 领略应许之地的哀愁与风情

【图文记录】以色列总理再度访华,带来合作新机会

以色列计划 

长按二维码关注


专注于以色列与中东及中以关系!

Israel Plan Organization | Related with Israel

中以联合的以色列专业非盈利机构

An NPO for Israel

文化 | 经济 | 旅游 | 军事 | 历史 | 科技 | 信仰 | 艺术


点击标题下方“以色列计划”一键关注

联系/加入我们:info@israelplan.org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